在春风拂绿、茶香满溢的季节,由云南凤庆茶厂(滇红集团)、广东英德红旗茶厂、安徽池州贵池茶厂共同发起的“中国红茶国家工业遗产(老茶厂)联盟(筹)”,在2025年第七届英德红茶头采季活动上正式签约成立,中国红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。
2025年4月7日,受英德市人民政府邀请,滇红集团执行总裁冯之俊应邀参加了“英德市人民政府、清远市农业农村局”主办的“2025年第七届英德红茶头采季活动”,并与英德红旗茶厂、池州贵池茶厂结成中国红茶国家工业遗产(老茶厂)联盟(筹),共同签订组建“中国红茶国家工业遗产老茶厂联盟(筹)成立宣言。该联盟以传承历史文脉、振兴红茶产业、共筑文化自信为宗旨,致力于打造中国红茶文化传承高地、产业创新平台和国际交流窗口,推动中国红茶走向世界舞台。
云南凤庆茶厂是滇红集团的前身,始建于1939年,是中国名茶“滇红”的诞生地。1938年冯绍裘先生成功创制“滇红茶”,1939年创建“顺宁实验茶厂”,1954年随县更名为“凤庆茶厂”,1996年整体改制为“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”。滇红茶创制成功后就远销海外市场,在抗战期间换取了大量外汇和军用物资,为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起到了重要的支援作用,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很大贡献。新中国成立后,滇红茶产品质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,成为了国家出口红茶定点生产企业,国家红茶一套样“标准实物样”的制样单位,“滇红特级工夫红茶”被认定为外事礼茶,成为云南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,曾经创下了“一吨滇红茶换10吨钢铁”的佳话,有力支援了国家建设。滇红集团不断发展,在品质提升、品牌再造、科研创新、文化传承等方面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。目前滇红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、中国茶叶行业十大领军企业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知识产业优势企业、中华老字号企业、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滇红茶制作技艺” 传承保护单位。2019年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被认定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“国家工业遗产”。
英德红旗茶厂于1958年正式建成投产,作为英德红茶产业的发源地,肩负着为国家创收外汇的重要使命。该厂奠定了英德现代红茶工艺基础,在中国英德红茶产业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其发展历程堪称英德红茶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。英德红茶作为中国出口红茶第二套标准样的代表样,品质卓越,位居第二套红碎茶品质之首。
安徽贵池茶厂于1950年2月筹建,1951年正式投产,肩负着新中国 “出口创汇、振兴经济” 的国家战略使命,是祁门红茶核心产区的首个规模化国营茶厂。2003 年,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贵池茶厂完成产权制度改革,转型为国润茶业有限公司。
云南凤庆茶厂(滇红集团)、英德红旗茶厂、安徽贵池茶厂(国润茶业)三家企业均为中国出口创汇和国家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,是国内最早实现“工业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、机械化”的红茶加工出口企业,其老茶厂均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。这三家老厂分别代表了“滇红、英红、祁红” 三大标志性红茶品牌,此次强强联合,将为推动中国红茶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,引领中国高端红茶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在英德红茶头采季活动期间举办的“如何运用国家工业遗产独特IP,让老茶厂赋新颜”圆桌讨论会上,冯之俊以滇红集团的实践经验为基础,提出了中国红茶复兴的四大战略路径:一是活化工业遗产,秉持“修旧如旧、保护性开发” 的原则,重现老茶厂当年风貌,让工业遗址重焕生机,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灵魂;二是讲好茶故事,以“文旅 + 产品 + 体验 + 品鉴”的模式,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 IP,推动中国红茶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文化输出转变;三是倡导抱团发展,通过构建中国红茶大品牌,重塑中国红茶新形象,探索合作共赢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,向世界展示中国红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活力;四是强化使命担当,三家老茶厂在新时代应扛起复兴中国红茶的重任,以 “文化 + 科技 + 创新 + 品牌” 四轮驱动,提升中国红茶在全球的话语权,扩大出口创汇规模,实现 “茶农增收、财政增长、企业增效” 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会议期间,三家老茶厂代表共同为“中国红茶国家工业遗产(老茶厂)联盟(筹)” 揭牌。联盟将以国家工业遗产为纽带,深化“产学研用”合作,推动茶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文化创意、健康消费、数字经济转型。计划通过合作努力,建成国家级红茶产业创新中心、世界红茶技艺交流中心及茶文化传播高地,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。此举不仅标志着中国红茶产业进入“抱团图强”新阶段,更将为全球茶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。